导读:发现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微信的朋友圈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更有一些小企业打造了朋友圈营销的案例。可见,朋友圈的价值被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在哪里,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相信大家都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交工具成为我们的必备,社交信息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所以社交信息开始有价值。
首先还是信息曝光率问题,微信超过微博,我们在朋友圈发一条消息,基本上会被80%以上的人看到,所以很多人在微信公众平台刚刚开放时,通过朋友圈营销把公司做起来了。原因就是:微信公众平台就像群发短信或者彩信,群发做到什么程度,营销也就做到什么程度,相较于短信,微信更容易获得更多的二次转发。
微信的好友都是基于朋友的强关系,更容易信任,微信相较于微博,更多的属于私密社交工具。
微信朋友圈流失率很低,虽然不像淘宝,拥有更加完善的引流方式,但是在朋友圈,你可以一个一个去沟通,这样你的客户流失率就会降到很低。一个客户在你这里买了一次燕窝,可能一年之内都会是你的客户。这种情况在淘宝几乎不可能出现,因为用户会不停地比价,很少有人会常年在一家淘宝店里买东西。2013年通过朋友圈做营销的人,最初每月只有三五万元的销售额,年底这个数字还卡在三五十万,但是2014年4月份大批人的流水已经突破百万元级别了。
朋友圈另一个优势在于冗余信息很少。朋友圈的功能就是展现和分享,不是好友互相看不到,这就没有了淘宝比价的缺点。大家都在原创,不会像微博那样满屏都在转一样的东西。你要抓住一些意见领袖,让他分享到朋友圈,可能需要付费,但是这确实有效。
传播理论中有个概念叫强关系、中关系和弱关系。所谓强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比如你的亲人、发小以及感情深厚的同学,你们最大的特点是掌握的信息是趋同的,强关系可以提供给你资源。弱关系就是彼此并不紧密,没有太多感情维系,相互重合领域比较少。这层关系更多体现为信息传递。
实际上,做营销要重视中关系,你会发现大部分成交行为最终都是中关系。它是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中间状态,有部分重叠,比如朋友的朋友、校友、组织互推等等。一个陌生人卖什么东西可能你会顾虑重重,但是假如我跟你俩关系都不错,基于我这层关系你会比较信任他,这就能成交。
早期的互联网逻辑就是流量和转化,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第一考虑要素就是流量。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逻辑从wap变成了app,智能手机的大量使用,使很多依靠社交关系和app的公司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导致传播过程的变化:大家基于信任情感和情绪才会传播。
但这不代表要忽略传统媒体。很多自媒体说,我的订阅用户有3万,影响力可能要超过一份杂志,所以你在我这里投放广告跟在杂志上投放意义一样,而且比杂志还便宜。其实他说错了。在传播上,二者可能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公信力上自媒体会差很多。虽然很多人都在网上骂《新闻联播》,但是如果你的公司能上一次《新闻联播》,而且是正面报道,估计你恨不得把电视裱起来。所以企业不要忽视让强势的传统媒体来给你做背书。
另外,我提醒下大家可能忽略的传播媒介,就是百度文库和百科。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很不靠谱,但是其实效果很明显。还有些人通过在QQ空间写文章,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