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线下书店受到电商冲击面临倒闭潮后,线下服装批发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下,服装实体店的生意苦不堪言。商场里本来很不错的店面也鲜有人租了,很多地方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2013年底 ,华工商时报曾对“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将搬迁”做了报道,指出在电商浪潮之下,随着传统零售行业步入“微利时代”,转型期的传统零售选择关店止损在所难免。
这些零售商关店的原因多为租约到期、模式调整、盈利能力偏弱、经营不善等,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面临着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对此,一些商家已经选择了拥抱电子商务,积极“触电”。
回首往日,细数伤痕:
2013年1月4日,卜蜂莲花北京草桥店因长期亏损以及集团经营调整关门停业;2013年1月13日,王府井洋华堂因亏损严重被迫关闭;11月13日,继沃尔玛宣布江苏淮安店20日停止营业后,沃尔玛再度对外宣布连云港分店也将于22日正式关店,而在此之前,沃尔玛已关闭无锡、深圳、合肥等多家超市。
在线下服装批发市场也是一片黯淡。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李蕾调查发现,曾经熙熙攘攘、、人声鼎沸、随处可见“小拉车+黑塑料袋”标配的服装批发市场,以后或许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
首要因素租金成本上涨
以上海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为例,一商户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商铺每平方米·月的租金已经超过了1000元,2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年租金大约为25万元,每个月就是超过2万的租金成本,“再加上电费、人工费,照今年这个情况我只能越卖越亏,现在我连帮忙看店的人都不敢请,每天都自己来”。
消费升级加速产业转型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认为,批发市场的业态目前总体处于萎缩阶段,出现关闭、外迁的频率或许会进一步加快。而从另一个层面看来,在消费业态升级、电商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服装批发市场自身也在顺势而为、加速转型,未来或许会改头换面以另一种形态延续下去。
电商成为必然选择
“进价低廉”“物流通畅、快捷”是大部分进货商家出发点,从这几点出发,批发商触电的第一个方式被成长为“网批”。在“网批”时代,从以往的在实体店中考察服装的款式花色品质,到挪动鼠标查看服装图片、销量、评价,便可判断货源的品质,实体拿货和网络拿货已消融了界限。随着服装批发市场进军电子商务,网批服装不仅成了许多服装销售商关注的热点,“一件即批”的营销模式也吸引了不少普通消费者的目光,但也不乏暴露其中的问题,比如存在假货、拖延发货等。
线下批发商场艰难转型电商
因此,一部分线下批发商城主动转型电商。如广州白马市场(广州地区规模和交易量均居首位的中高档服装市场)上线了自己的电商平台——白马服装网,试图实现线下实体档口、线上商品展示、与现场交易互补的作用。
更为彻底的转型发生在成都市荷花池市场。这个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于2013年初宣布关闭,此后将被改造成为以零售业为主的金牛城市广场、荷花池商圈。而几乎就在同时,B2B网上交易平台“荷花池网”宣布成立,原荷花池市场的商家纷纷入驻,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征战沙场”。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也指出,目前服装品牌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而品牌服饰发展一般不通过批发环节,产品直接从工厂、代理商到销售门店,当前的服装批发市场业态已经越来越跟不上市场发展节奏。而开辟电商渠道已经成为服装批发市场的必然之势,改变摊位式发展路线、提高商品档次,加强经营业态管理也是批发市场转型的必经之路,而这其中也要面临诸多难题。
做服装生意的朋友,你从中看到的机遇与挑战又是什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